特朗普又开始了日常性的“反复横跳”。
7月8日,他在内阁会议上抛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言论:“我们将对进口药品实施极其、极其高额的关税——例如达到200%,并且相关通告将会迅速公布。”
这一比率显著高于行业先前预测的25%的税率,从而在全世界制药供应链中引发了广泛的恐慌和剧烈的波动。与以往政策声明有所区别的是,特朗普总统此次提供了相对具体的执行时间表,他表示:“我将为企业提供大约一至一年半的时间来做出调整。”
这意味着该政策很可能在2026年底至2027年初正式落地。
这一决策并非单一事件,它实际上是特朗普政府整体贸易策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在同一场合,特朗普宣布了对进口铜实施50%的额外关税,此举对基础原材料和高端制成品造成了双重打击。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已经证实,针对制药和半导体行业的“232条款”国家安全审查工作即将落幕,相关调查报告预计将在7月底之前提交给总统审批。
01
结构性依赖
特朗普的政策核心在于施加巨大经济压力,以促使制药行业回归美国本土。在内阁会议上,他坦率地表示:“我们将给予他们一段整顿的时间,但最终他们必须在美国境内进行生产。”
这一立场体现了其“美国至上”的执政宗旨,然而,它却将关税这一手段应用于关乎生命安全的医药产品,从而违背了自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WTO)《药品贸易协议》所确立的全球药品免关税流通的普遍共识。
与2018年那场贸易战中的关税措施相较,当前的关税水平实现了数倍增长——从原先的25%激增至200%,并且对工业及民生两大领域同时造成了冲击。这一剧烈的政策变动,让全球医药行业陷入了极大的不安之中,即便是那些实力雄厚的跨国制药企业,要在短短18个月内完成生产基地的搬迁,也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特朗普政府药品关税政策演进时间表
美国医药行业的全球化程度远超普通消费者想象。
由美国药物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委托编制的最新报告显示,2023年美国药品进口总额达到了2030亿美元,这一数字占据了全国药品总销售额3930亿美元的51.7%。在这些进口药品中,有73%源自欧洲,特别是爱尔兰、德国和瑞士等制药业发达的国家。这一比例充分说明了美国市场对于进口药品的高度依赖性。
美国制药业的薄弱之处主要表现在原料药的供应上。根据美国药典的统计,美国所使用的原料药中,仅有10%是在国内生产的。印度占据了全球供应的48%,而我国则占据了13%,欧洲地区则占据了22%。
更加令人忧虑的是,对于仿制药原料的进口依赖程度已高达九成,而这部分药品在美国的处方量中占据了九成一的比例,然而,它们在药品总支出中却只占到了百分之十八。这样的成本结构表明,仿制药对于价格波动极为敏感,其微小的利润空间很难承受关税带来的冲击。
美国生物技术创新协会(OBI)的数据表明,超过九成的美国生物技术企业所生产的药品中,至少有一半的成分需要进口。这种对进口的依赖并非偶然现象,它实际上是过去几十年全球化生产分工的必然产物——跨国制药公司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逐步将生产基地迁移至劳动力成本较低、环境监管相对宽松的地区,从而形成了以“印度原料、中国中间体、欧美制剂”为核心的全球产业链分工格局。
02
200%关税会带来什么?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通过量化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情景:若对药品进口征收25%的关税,美国药品价格有可能最高上涨12.9%,而全国药品的年度成本可能会剧增至510亿美元。
这一预测已经变为现实的标准,特朗普最近提出的200%的关税举措将引发指数级的强烈冲击。具体来看,美国的药品年度费用增长有可能超过4000亿美元,药价的上涨幅度可能会超过50%。
布鲁金斯学会的健康经济学家玛尔塔·沃辛斯卡发出警示,她表示:“考虑到FDA预算的缩减,以及制造商面临关税带来的压力,部分企业可能会选择完全退出市场,或者采取降低成本的做法。这种情况让我对药品的质量产生了担忧。”特别是那些利润率较低的生产商,他们可能会首当其冲,尤其是那些在美国境内完成最终生产步骤的企业。
美国医院协会(AHA)在致特朗普的信函中提出了警示:对来自中国的癌症、心脏病药物以及阿莫西林等抗生素的供应将受到关税的严重影响。该协会代表了近5000家美国医院及医疗体系,信中明确提到:“制造关键药物所需的原材料中,约30%源自中国。若实施关税,将引发美国药品短缺并推高价格。”
仿制药的短缺风险显得尤为迫切。业内专家发出警示,诸如盐酸舍曲林这类抗抑郁的关键药物,其供应主要依赖印度,一旦供应链出现中断,药品价格可能会大幅上涨,甚至翻倍。此外,还有如肝素这样的无法替代的救命药物,正面临着供应短缺的严重威胁。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全球健康高级研究员普拉尚特·亚达夫做出预测,指出:“当目前肝素活性成分的供应告罄,不出几个月,我们或许将面临药品短缺的问题。纵然美国制造商提前储备了原料,这也只能暂时缓解短缺的危机。”
创伤外科专家埃利奥特·豪特提出了一个犀利的问题:若这些药品价格骤然上升,由谁来承担费用?毕竟,没有这些药物,我的患者将无法维持生命。他的这一质疑直指美国医疗体系的核心问题——在商业保险、政府医疗保障以及患者自付之间,关税成本将形成一条难以消化的传导链,最终由重症患者和广大纳税人共同承担。
结语:人类健康与地缘政治的交汇之处,特朗普所引发的关税战已步入倒计时阶段。
在接下来的18个月过渡期内,全球价值达1.5万亿美元的制药行业将面临抉择:是走向以保护主义为特征的分裂未来,还是能够在危机中探寻并建立新的合作平衡机制。
确定无疑的是,药品一旦沦为贸易争端的工具,最先承受生命损失的总是那些最为脆弱的患者群体。这一严酷的真相理应成为所有决策者必须优先考虑的因素——在政治斗争与公共卫生的权衡之中,人类的健康福祉绝不应沦为可以计量的牺牲品。
梅奥诊所的首席采购官在国会听证会上泪流满面地诉说:“这并非关于汽车零部件的关税问题,而是关乎决定哪些患者能够获得生存的机会。”
这场因关税问题引发的医药冲突,最终将促使人们深刻反思全球化的深层含义——在经济效益与生命权益的终极对决中,文明发展的天平究竟应当偏向哪一方?
参考资料:
特朗普誓言对药品进口征收200%的关税,并表示大型制药企业将获得一段时间“整顿自身”。
特朗普警告称,他将在“很快”的时间内对药品实施高达200%的关税。
特朗普政府计划对进口药品征收额外关税,美国制药行业发出警告,这可能会显著提升药品的价格。
4.特朗普拟对进口药品加征关税,目的是什么?
特朗普实施的关税政策导致了对中国肝素供应的忧虑,有观点认为,美国可能会遭遇供应链的瓶颈问题。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