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声称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拟全面实施禁止中国等国公民购置美国农田的措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于9日指出,这种行为是一种明显的歧视行为。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分析称,中国公民在美国农地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美方故意炒作这一议题,目的在于为其国内政治议程添油加醋。
美国《纽约邮报》消息称,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于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政府即将推出一项名为“国家农场安全行动计划”的措施,该计划旨在通过强有力的跨部门合作来推进,以抵御“外国对手”对美国农田、粮食供应链及核心研究的侵入与操控。该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禁止中国公民购置美国土地。
计划文件揭示,美国农业部计划强化对外国对美国农田持有情况的透明度,对不实申报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同时与国会和各州携手,严格限制外国竞争者购置农田。罗林斯进一步指出,她所领导的部门及其他相关机构将共同助力,防止中国公民购置农田,并致力于“收回”已被其购置的土地。
谈及该计划公布的来由,罗林斯指出,美国农业正遭受犯罪团伙、政治上的敌手以及敌对国家的威胁。
美国《华盛顿邮报》指出,尽管此计划同样适用于俄罗斯、伊朗等被视为对手的国家,但其主要目标仍旧是中国。报道中提到,自2022年起,北达科他州官员阻止了一宗370英亩(约合149公顷)的中资企业土地交易,自此之后,美国各州对与中国相关实体收购美国农田的审查力度显著加强,而“收回与中国公民相关的农田”并非前所未有之事。2023年10月,阿肯色州以“维护国家安全”的名义,强制要求中国投资企业转让65公顷的美国耕地,涉及面积达160英亩。
《纽约时报》在盘点中指出,目前已有26个州对人士在本地购置或投资农业土地实施了禁令或限制措施。这一最新由联邦政府采取的行动,进一步暴露了公众对于外国公民,尤其是中国公民持有美国农田问题日益增长的担忧情绪。
根据2023年美国相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实体占据了约1800万公顷的农田与森林资源,其中我国企业仅掌握了0.5%的比例,而加拿大所拥有的农业用地面积则达到了近三分之一的水平。罗林斯提到,中国之所以受到瞩目,是因为其公民所拥有的美国农田大多坐落在关键的军事设施周边,同时,《华盛顿邮报》也指出,截至目前,并未有中国公司公开利用这些农田对美国军事行动进行监控的实例。
吕祥,一位美国问题研究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的专访时指出,根据相关数据,我国公民所拥有的美国农田面积微乎其微,这一现象并不值得过度夸大。尽管如此,美国政府却对此问题进行了有意放大,一方面是为了迎合美国社会中对华的负面情绪,包括反华、恐华和仇华心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通过制造舆论焦点,转移国内公众的注意力,进而服务于其国内政治议程。另一方面,这亦暴露了美国某些地区利益集团的顾虑,他们忧虑外国资本的涌入可能对其在土地市场中的有利位置造成冲击。尽管目前尚无迹象表明中国公民存在大规模购买美国土地的动向,吕祥如此表述。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9日的表态中指出,美国方面过度解读国家安全概念,限制了某些国家机关和民众购置土地与住宅的自由,这种做法明显带有歧视色彩,违反了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以及国际间的经贸规范,长远来看,这种行为也将对美国自身的利益造成损害。我们强烈要求美国方面立刻停止将经贸和投资问题政治化的错误行为。
《华盛顿时报》指出,正当“国家农场安全行动计划”被提出时,美国政府正在进行的大规模移民驱逐行动与农业领域对移民工人的持续依赖形成了鲜明对比。此外,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罗林斯还遭到了关于农业部门移民工人所承受压力的提问。
罗林斯透露,美国农业部已经决定,将70名个人以及550个与所谓“关切国家”存在关联的实体,从其签订的合同和研究合作项目中剔除。
中国驻美大使馆的某位代表在回答美国媒体的询问时指出,中国企业在美农业领域的投资不仅带来了就业机会,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若将这种投资政治化,无疑会削弱国际社会对美国市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