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天然抗氧化物质广泛存在于蓝莓、黑莓、覆盆子、茶叶以及可可等食物中,经过科学研究证实,它不仅对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还能促进大脑功能的提升,更有助于推迟衰老进程。
黄烷醇的敌人是名为多酚氧化酶(PPO)的物质,这正是导致水果切开后颜色变暗的酶。在香蕉中,这种酶的活动尤为频繁。
实验开始!
研究人员找了一群志愿者做实验,让他们分别:
结果是——
黄烷醇胶囊的摄入以及将其融入各式水果奶昔之中,均会导致血液中相关代谢物的浓度发生改变。(资料来源:相关文献)
PPO的“下手”速度有多快?
快得惊人!研究还发现:
香蕉奶昔放在室温下,只要不到10分钟,一半的黄烷醇就没了。
在添加了苯基硫脲等三种PPO抑制剂之后,黄烷醇的减少速度才显著降低,这进一步验证了PPO在其中的主导地位。
也就是说,一旦香蕉与富含黄烷醇的果实混合搅拌,PPO便会立即启动氧化反应,在你品尝奶昔之前,大部分你期望的黄烷醇营养已被消解。
然而,你以为仅凭“我不将香蕉与浆果混合,分别食用”便能侥幸逃脱?新的研究再次给予我们一记重击:
第二轮实验
研究团队特意安排参与者将含有黄烷醇的饮品与香蕉饮品分别进行调制,同时在饮用时交替进行,以此确保两种饮品在搅拌机中不会直接混合。
尽管血液中的黄烷醇含量略超搅拌混合组,然而这一数值仍较纯黄烷醇饮品低约37%,同时,尿液中黄烷醇代谢物的排出量亦减少了将近40%。
原因是——PPO进了胃之后还能继续干活!
在模拟胃液环境的实验中,香蕉中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依然维持了68%的水平,持续对黄烷醇进行分解。此外,胃部的pH值在进食初期通常升至4至5之间,而这个pH区间恰好是多酚氧化酶活性最为旺盛的时段。
奶昔怎么打,才不白喝?
别担心,科学家贴心给出了实用建议:
避免与高PPO含量水果同食:诸如香蕉、苹果、梨以及甜菜叶等,都应尽量避免与浆果一同食用。
挑选适宜的果品伴侣,草莓、蓝莓、橙子、芒果、菠萝等都是佳选,同时它们的PPO酶活性相对较低。
加入酸奶或柑橘汁:酸性环境能抑制PPO。
现打现喝:别放太久,放10分钟营养就打折。
酶其实是生活里的“幕后导演”
酶,这种天然的生物催化剂,广泛分布于我们体内及食物之中,它负责调控着众多化学反应的进行。例如:
不只香蕉和浆果,食物组合也讲“化学相处”。
我们常常认为“健康与健康相加等于更加健康”,然而实际上:食物之间有时也会出现“不和谐”的现象。
举几个例子:
自以为健康的饮品,一旦加入了香蕉,就可能丧失了大部分本应具备的营养价值。实验结果显示,配料之间的化学反应比口感搭配更为关键。
真正的科学饮食之道,在于掌握各类食材的特性,并在适宜的搭配与时间安排下,确保营养得以有效吸收进入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