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很有意思!一位朋友好奇地询问我:“乔医生,您是否抽烟?”身为一名胸外科医师,同时也是一位专注于肺癌研究的专家,我接触过众多肺癌患者。我发现,肺癌与吸烟之间的联系极为紧密。
我毫不犹豫地回应道:我从不吸烟!此外,每当目睹他人吸烟,我都会竭力劝导他们戒烟。
吸烟不仅可能导致肺癌和肿瘤的发生,而且实际上对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及多个系统,包括心血管和脑血管等,都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有人认为:“吸烟能无大碍,你看,有些人吸了一辈子烟,却活到了八九十岁,甚至有人既抽烟又嗜酒,依然长寿至九十高龄。”这样的例子我们屡见不鲜,甚至一些杰出的人物也不例外。
然而,每件事都存在个体之间的不同。以代谢能力为例——简言之,有的人只需喝一小口酒就会感到头晕,而另一些人即便喝下一斤酒也毫无影响。
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这使得一部分人的代谢和解毒功能较为突出,然而,大多数人的这一能力却相对较弱。我们真的能确保自己拥有如此强大的代谢解毒功能吗?
所以,从大健康、从人群的角度来看,一定要戒烟!
有些人表示:“我发现有些人在戒烟前身体状况良好,可是一戒烟就患上了肿瘤。”另外,也有人持有这样的观点:“我打算逐步戒烟,以前一天抽两包,现在正逐渐减少到一包,将来还会继续减少。”然而,这些做法实际上并无科学依据。
为何会有“戒烟前身体状况良好,戒烟后却出现问题”的这种情形?这并非是直接的因果关系。
我曾目睹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他一生吸烟成瘾。然而,有一天,他的子女向我透露:“昔日他吸烟时颇为惬意,然而近期却每当吸烟便感到不适,故而戒烟了。”不料数月之后,他被诊断出患有肺癌。
我指出,实际上他那时选择戒烟,是由于肺部已经感到不适,因此不能仅凭外在表现就断定“患病是由于戒烟所致”。
在从事临床诊疗的过程中,每当患者因吸烟而患上肺癌,我都会这样对他们说:“你的肺癌已经确诊,必须立即戒烟。”绝大多数患者都会遵从我的建议,迅速停止吸烟。
这表明,众人对于戒烟的抗拒源于一种侥幸心态,他们坚信“我吸烟不会患病”。然而,一旦真正遭遇疾病,他们便能够迅速戒烟。
因此,吸烟并非源于生理上的依赖,实则主要是一种心理上的习性——诸如对吸烟动作和姿态的适应,心理上感到愉悦,然而真正上瘾的人并不多。
为了我们的健康,我相信99.9%的人下决心都能戒掉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