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曾一度成为热点话题的AI智能体平台Manus,近期再度吸引了众多目光。
7月11日,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访问Manus官网时,页面已显示“Manus在你所在的地区不可用”的提示,而之前则是“Manus中文版本正在开发中”的字样。此外,Manus的官方微博和小红书账号内容已被清空,唯独微信视频号ManusAI留下了一条信息,宣布其与阿里通义千问团队已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尽管如此,Manus在海外社交平台X上的个人账号仍然持续发布内容,该账号标注的所在地是新加坡,最近一条信息发布于7月10日,内容是关于一场计划于13日在旧金山举行的徒步旅行活动的介绍。
对此,Manus方面尚未作出回应。
manus官网截图
在此之前,社交媒体上已有消息透露,Manus公司近期对其国内某些业务部门实施了裁员措施。到了7月8日,针对公司进行大规模裁员的说法,Manus方面在接受澎湃新闻的采访时回应称:“考虑到公司自身的运营效率,我们决定对部分业务团队作出调整。公司未来将继续聚焦核心业务的发展,并致力于提高整体的运营效能。”
今年三月,Manus的横空出世令众多用户惊叹不已。彼时,初创企业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应)推出了AI助手Manus的早期预览版本,并将其誉为“全球首发的通用智能体产品”。据介绍,用户只需向Manus下达一个简单的指令,它便能自动执行复杂的任务。当时,若想体验Manus,必须拥有内测邀请码,这导致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寻求邀请码的火热现象。
天眼查数据显示,位于香港的Butterfly Effect (Hong Kong) Limited公司成立于2023年,对北京红色蝴蝶科技有限公司实施了完全的控制。这家后者公司由肖弘在2022年创立,曾开发并推出了面向海外市场的AI浏览器插件Monica。目前,冯琼花担任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变更记录显示,肖弘于2023年3月退出该公司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Manus团队并未自行研发大型模型。在基础模型的选择上,据Manus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季逸超在X平台上所披露,该团队采用了Claude以及基于阿里千问大模型(Qwen)的多个微调版本。
3月11日,Manus对外公布,将与阿里通义千问团队携手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透露双方计划在自主开发的模型及计算力平台上,实现Manus所有功能的整合,“力争迅速将Manus的创新性体验推广至广大中文用户群体”。
5月13日,Manus对外公布海外注册政策,所有新用户将一次性获得1000积分作为奖励,并且每日可免费赚取300积分用于完成指定任务。在收费服务方面,Manus设有三种套餐:基础套餐每月收费19美元,Plus套餐每月39美元,而Pro套餐每月则需支付199美元。对于这些收费套餐,众多网友普遍觉得价格偏贵。
今年五月,据国外媒体报道,蝴蝶效应这家公司,作为Manus的幕后操作者,在Benchmark美国风险投资公司的主导下,成功完成了新一轮融资,募集资金高达7500万美元。与此同时,该公司的市值也被评估至5亿美元之高。然而,这笔投资目前正处于美国财政部的严格审查之中。
本期资深编辑 周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