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7月10日报道,我国正不断加强与非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我国积极寻求通过签署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议,全面实施针对53个与我建交的非洲国家所有产品零关税的政策,以促进非洲地区高品质商品进入我国市场。非洲学者及企业家对此观点一致,认为这一举措彰显了中国深化自主开放的坚定意志与实际行动,将为非洲各国及最不发达国家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注入新的增长动力,同时也有利于为全球贸易的稳定与发展注入积极因素和正面能量。
加纳智库非中政策咨询中心(ACCPA)的执行主任保罗·弗林蓬指出,这被视为非洲的一个历史性机遇,充分体现了中国对全球化及自由贸易理念的坚定支持。在当前全球范围内逆全球化、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趋势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持续加强中非之间的合作,积极推动贸易自由化,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同时也为处于动荡中的全球经济带来了信心和积极的力量。
5月22日,在卢旺达的东方省恩亚加塔雷地区,工人们正在进行辣椒的挑选作业。(摄影:新华社)
在产业实际层面观察,非洲的出口商品品质正在迅速提高:卢旺达的干辣椒、肯尼亚的牛油果、贝宁的菠萝、马达加斯加的羊肉,以及马拉维的花生、莫桑比克的坚果、加纳的黑皂等,这些各式各样的非洲产品正跨越千山万水,不断为中国民众的生活增添色彩。与此同时,非洲的水产品和农产品出口企业亦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价值链体系。
谈及辣椒出口事宜,卢旺达菲舍尔全球公司的总经理赫尔曼·乌维泽伊马纳首先将目光投向了中国。他的企业每年向中国出口约两百至三百吨干辣椒,目标量更是高达1500吨。乌维泽伊马纳对实现这一“小目标”充满信心,这得益于中国实施的非零关税政策。他强调,中国是非洲的忠实朋友,零关税政策不仅降低了出口成本,还为农民和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马达加斯加农业与畜牧业总司长米歇尔·阿农德拉卡指出,我国庞大的市场容量以及对外开放的战略,对马达加斯加高品质羊肉的出口提供了有力支持,这有助于牧民实现脱贫致富。此外,相较于直接出口初级农产品,加工后的产品出口能显著提升产品的价值,从而带来更多的外汇收益。马达加斯加渴望深化与中国在农业等领域的协作,致力于打造更多就业岗位,真正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
6月3日,肯尼亚姆洛隆戈乞地区的威创电视机厂内,一位工人正忙碌于生产线。(摄影:新华社)
那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日子,我们首次将我国生产的蜂蜜运送至中国,全体员工都充满了激动与振奋。回想起去年年底,首批来自坦桑尼亚的蜂蜜启程运往我国的那一刻,坦桑尼亚未来企业发展公司的负责人姆波内拉依然记忆深刻。他强调,得益于我国实施的零关税制度以及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的“绿色通道”等措施,坦桑尼亚的蜂蜜得以更加顺畅地进入中国市场,使得我国消费者能够轻松享受到源自坦桑尼亚的甜蜜滋味。
中国实行的非零关税政策不仅推动了非洲地区的出口增长,而且有助于双方共同打造非洲本土的价值链条,助力非洲国家迈向工业化,并提高就业及技能水平。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塔费拉对中国实行的非零关税政策给予了高度赞扬,他认为这一政策不仅能让更多的非洲特色商品涌入中国市场,扩大销售渠道,还能对非洲的工业化进程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