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天气炎热,已进入“炙烤”状态,特别是午后时段,紫外线更为强烈,那么,您的防晒措施是否准备充分呢?防晒霜、防晒衣、防晒面罩……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防晒用品,该如何挑选?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容易被忽略的防晒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皮肤科徐慧主任医师和孙祺琳主治医师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专业建议。
夏日里,防晒是否仅是一项短暂的“季节性任务”?它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从而帮助我们减缓衰老的过程吗?
过度的紫外线辐射不仅可能导致皮肤出现过敏反应和色斑,而且会加快皮肤老化的进程,甚至可能引发皮肤癌。因此,防晒不仅关乎美容,更是维护健康所必需的。
夏季阳光直射角度较大,导致紫外线辐射更为强烈,尽管如此,紫外线却始终存在,因此防晒措施需持续进行。光老化是导致皮肤老化的主要因素,而持之以恒的防晒措施能够有效减缓皮肤衰老的速度。
问:防晒领域大致可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推崇物理防晒的“养蜂人”,另一派则是依赖防晒霜的“粉刷匠”。那么,站在皮肤科医生的专业立场,他们更倾向于哪一种防晒方法呢?
目前广泛采用的防晒手段涵盖物理防护措施,例如防晒衣物和帽子的遮挡,以及使用防晒产品,如防晒霜。国际上普遍遵循的防晒ABC准则,即避开直接日晒、利用物理遮挡以及涂抹防晒霜。从这个角度来看,“养蜂人”对应的是B项,而“粉刷匠”则对应C项,两者在防晒过程中相互补充。
问:涂抹式防晒霜的产品有物理、化学之分,如何选择?
物理防晒霜的核心成分包括氧化锌与二氧化钛,它们能在肌肤表层形成保护膜,有效反射、散射或折射紫外线,不易被肌肤吸收,同时具有极低的刺激性,因而非常适合敏感肌肤、儿童以及孕妇使用。
化学防晒产品的质地较为轻盈,非常适合油性肌肤使用,亦能满足那些渴望拥有自然肤色和舒适肤感的人们的需求。其中,常见的成分有阿伏苯宗和水杨酸乙基己酯等,这些成分能够深入皮肤表层,有效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热能释放,以此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尽管这些成分可能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但实际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相当低。
当前广泛采用的大分子防晒产品属于化学防晒类别,且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这类防晒品的分子结构较为庞大,不易穿过皮肤的角质层,因此有助于减少皮肤对防晒成分的吸收,并降低可能引发的刺激风险。
使用涂抹型防晒霜时,需关注涂抹的次数。初次使用,建议在出门前15至30分钟内进行,确保均匀覆盖面部及身体其他区域,脸部所需量大约为一元硬币的体积。补涂的频率需根据具体场合来定,日常上下班途中,下班前补涂一次即可;若进行户外活动,建议每两小时补涂一次,若出汗或游泳后,应立即进行补涂。
咨询:防晒措施是否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从皮肤科专家的观点来看,哪些群体在防晒方面需要特别关注和加强防护?
防晒并非仅限于女性,这一理念对所有人都是适用的。在皮肤科领域,有几类人群被特别关注,他们被称作“防晒VIP”:包括患有光敏性皮肤病或正在服用可能引发光敏反应的药物的人、年幼的儿童、年纪较大的老人、经常在户外工作或运动的人、皮肤较为白皙的人、有色斑的人以及做过医美术容手术的人。
在护肤程序中,防晒应该添加在哪个环节?隔离霜能否取代防晒霜的作用?涂抹防晒霜之后,是否需要进行卸妆处理?
防晒产品需在护肤流程的末端使用,并在化妆前的初始阶段涂抹。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清洁面部、使用爽肤水、涂抹精华液、乳液或面霜、涂上防晒霜、再使用隔离霜,最后上粉底等彩妆产品。建议每一步之间预留大约5分钟的间隔时间。
气温偏高,一些女性在考虑妆容效果的同时,担忧妆面会因为高温而融化,因而时常在是否用隔离霜代替防晒霜之间纠结。这取决于具体的使用场合:如果是短暂的户外出行或是室内活动,可以选择带有防晒功能的隔离霜。然而,若是进行长时间的户外活动,则必须单独使用高倍数的防晒霜。
防晒霜是否需要卸除,关键在于其是否具备防水功能。一般的防晒产品,若非防水型,则无需特别卸除,只需用洗面奶清洁即可。而那些标注为防水型(Water Resistant)的防晒霜,由于含有油性防晒剂,洗面奶难以彻底清除,需遵循“相似相溶”的原理,使用卸妆油来卸除。
问:阴天、窗边、美甲,这些生活场景为何也建议防晒?
防晒并非仅在夏日户外活动或是阳光强烈之时才需注意,许多容易被忽视的日常场景同样可能导致皮肤晒黑或受损。
首先,阴雨天气下,虽然可见光强度减弱,但仍有高达80%的紫外线能够透过云层。其次,靠近窗户或车内时,玻璃虽然能阻挡UVB射线,但对UVA的阻挡效果有限。再者,在使用美甲灯时,由于美甲灯中含有的紫外线,建议在美甲过程中涂抹防晒霜或佩戴防晒手套。
问:日常生活中,基础防晒如何实现?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防晒措施,建议在紫外线最强烈的时段,即上午10点到下午4点间尽量避免外出;挑选防晒衣时,应选择UPF值超过40且UVA透过率低于5%的产品,同时,防晒帽的帽檐宽度最好超过7厘米;此外,应使用广谱防晒霜,因为地面、墙面等表面都能反射紫外线,广谱防晒霜能提供更为全面和广泛的防晒保护。
每日进行一小时的适度日光照射,对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生成大有裨益,特别是对婴幼儿和老年人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然而,必须注意避免在紫外线最为强烈的时段进行,若有必要,应采取局部物理遮挡措施,并使用防晒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