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则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一名年仅26岁的女性因长期过度防晒,被诊断出患有骨质疏松症。她长期以来都避免直接接触阳光,外出时必定会携带遮阳伞、防晒衣和防晒霜这三样防护工具,甚至尽力避开所有直射的阳光——结果,她的过度防晒行为竟然导致了骨骼健康问题。
这种健康风险正逐渐被人们忽视:在年轻人热衷于追求“美白”和外表颜值的过程中,他们不知不觉中正在为自己埋下患慢性病的隐患。
过度防晒,真的有危害吗?
适度的防晒措施是有好处的,然而,防晒过度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代谢失调,其中包括骨质疏松。当皮肤受到太阳紫外线的照射时,能够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骨骼代谢的平衡以及骨密度的保持都至关重要。
长期不接触阳光,即过度防晒,可能会引发维生素D不足,从而影响钙的吸收,导致骨量减少,最终可能提前出现骨质疏松症,甚至引发骨折。研究显示,那些长期避免阳光照射(即过度防晒)的年轻女性,其骨骼密度明显低于那些正常接受日照的同龄人,骨折的风险也显著增加。
食物摄入、阳光照射等多种途径是人体获取维生素D的来源,然而,偏食、节食、胃肠道疾病、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某些药物(如抗病毒、抗真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等)都可能引发维生素D的不足。尽管如此,过度防晒很可能是导致年轻人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
维生素D不仅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而且作为全身多个系统代谢的调节者,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若人体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引发免疫力降低(容易感染)、容易感到疲劳、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胰岛素抵抗增加等一系列风险。
有人会问,维生素D缺乏,会引起肥胖吗?
这情形看似难以置信,实则存在一种互为因果的联系。首先,维生素D的不足与体重增加有着紧密的联系。维生素D的缺乏会导致脂肪代谢酶的活性降低、食欲调节失衡、脂肪氧化受阻以及脂肪积累加速。其次,体重超重的人群往往也更容易出现维生素D的缺乏。这是因为维生素D作为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很容易被脂肪所吸附,从而降低其在血液中的活性。
骨质疏松、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这些以往被视为“老年病”的疾病,如今却在年轻人群中提前显现。这些问题的一部分成因,或许与“防晒过度”有关。鉴于此,年轻女性和长期在室内办公的人群必须提高警惕。
防晒与健康并非相互冲突,关键在于找到恰当的平衡点。以下是一些推荐的科学防晒措施以及维护健康的方法:
日晒时间和部位建议
每天早上8—10时或下午4—6时
晒15分钟左右,手臂、小腿暴露即可
每周3—5次,有助于合成足够维生素D
饮食补充
多吃深海鱼类(三文鱼、金枪鱼)、蛋黄、奶制品
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维生素D3补充剂
防晒方式选择
外出长时间暴晒时使用防晒霜
平日适度暴露皮肤
注重防晒场合与时间的“个性化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