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气热,蚊子很多,一种叫基孔肯雅热的病正在偷偷伤害小宝宝。孩子突然发高烧,身上出现红色斑点,这些好像普通的状况,可能暗藏很大危险。
基孔肯雅热揭秘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导致的,这种疾病主要经由伊蚊叮咬来扩散,其传播方式和流行特点与登革热病毒病相似。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面临感染的危险,病毒通常不会直接从一个人传染给另一个人,蚊子先叮咬感染者,然后又叮咬健康人,就可能会引起传染。偶尔,输血、接触病人的血液也可能导致传播,分娩过程中母婴之间也可能发生传播。2016年,我国曾经报道过输入性的病例。
新生儿易感染原因
初生婴儿的防御系统还很不健全,面对病菌时非常脆弱。如果遭遇感染,他们的处境比成年人要危险得多,而且表现出的病症往往不明显,很容易被看错。病情变化很快,常常会影响到关键的器官,产生的合并症不仅出现得频繁,而且非常危险。例如在非洲的某些地方,婴儿一旦染病,死亡的可能性很大,实在令人痛心。
警惕感染信号灯
基孔肯雅热要潜伏十一天左右,一般三到七天就能察觉异常。医生特别指出,婴儿体温持续高烧超过一天,皮肤长疹子又感觉发冷还有淤血,或者不愿意吃奶、出现抽筋、精神恍惚,又或者突然呕吐、拉肚子、手脚发凉、脸色发白,必须马上看医生,并且要告诉医生孩子有没有被蚊子咬过,或者是否去过疫区。这些表现可能是感染了,千万不能大意。
物理防护要点
婴儿不能用任何化学类的驱蚊药,像植物提取的驱蚊产品也不行。婴儿床要挂上纱网,外出要给孩子穿长袖衣服和长裤。要尽量不去蚊虫多的地方,比如公园的草地上,还有河边,这些地方蚊子特别多,最好不要带孩子去。
环境防蚊措施
想要防止蚊虫大量繁殖,必须及时清除家里所有的积水,比如花盆下面的托盘和花瓶里的存水,每周最少要换一次水。还要常常检查下水管道,保证排水系统通畅。院子里所有的积水也要立刻清理干净。这样做能够从根本上来控制蚊子的数量,从而减少被传染的可能性。
就医与日常监测
家长需要时刻留意婴儿的身体状况,如果察觉到任何不正常,要马上带孩子去看医生。还要记录下孩子的体温、吃食状况等,好让医生能准确判断病情。日常生活中,要持续做好防蚊工作,保护孩子的健康。
各位家长,对于基孔肯雅病,你们认为哪项预防方法最让人感到困难?希望大家能点个赞,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家长认识这种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