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石证北朝史:碑版校订正史传统竟能追溯到北宋?

_仇鹿鸣︱运用石刻校勘正史的方法及尺度_仇鹿鸣︱运用石刻校勘正史的方法及尺度

古籍的核对整理工作一直是学术领域重视的议题,其产生的结果对于精确认识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最近,在核查《魏书》《北史》《隋书》等几部史书时,出现了许多新的发现和成就。

爵位地名校勘

核查《邢峦传》文本时,武恒子爵位存在疑问。校勘记中提及,张森楷《北史》校勘记指出,传记里记载颖假平城子出使宋朝,未提及封为“武恒子”,并且地方志中没有武恒县,估计可能是“武垣”的笔误。这一情况为探究当时爵位体系及地理区域划分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文本补阙校勘

《魏书》卷八九《酷吏传》原本存在缺失,现今版本或借助《高氏小史》等资料进行补充,因而造成文本内容出现较多错误或脱落。这种情况表明,在文献资料补全的过程中,源自不同版本的资料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因此必须实施更为严谨的校勘工作,以便准确还原原始文献的形态。

官职履历校勘

《隋书》第六十四卷《张奫传》载其曾任抚州、显州、齐州刺史,修订本校勘记引《北史》第七十八卷《张奫传》作“抚济二州刺史”,张楚贤墓志记载其父曾任抚州、显州、济州刺史。考证表明,“济州”的记载或许更为精确,这凸显了综合不同文献对比考证官员任职履历的价值。

州名记载校勘

《北齐书》卷一六《段荣传》中提到“天平三年,改任泰州事务”,早期校勘资料指出三朝本、汲本将‘泰’字记作‘恭’,其他版本则写作‘秦’。这些版本差异的存在,必须通过考察当时地方行政划分和文献传承状况来加以核实,从而明确准确的说法。

造像题记校勘

造像上的文字记录也为文献校勘提供了确凿依据,例如钱大昕在《潜研堂金石文跋尾》第二卷中,通过杨大眼造像碑文,核查了《魏书》第七十三卷《杨大眼传》里的“安成县开国子”应为“安戎县开国子”。这说明这类物质载体在再现历史文献方面具备特殊作用。

同源关系校勘

不同类型文献间存在传承差异,以《文苑英华》卷九〇五所载《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及宁夏固原出土的田弘墓志为参照,庾信执笔的神道碑与《周书·田弘传》的关联更为密切,在运用这些文献时,必须精准挑选关联度高的资料进行考证,此项工作具有必要性。

这些考订发现,能够提升对历史文献记载的认知精确度,并且对于探究那个时代的政治格局、经济状况、文化现象等,具有显著的价值。在纷繁的考据文献里面,哪种文献的真实性最为可靠?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济南市章丘区妇幼保健院 玉田县妇幼保健院 渭南高级中学 闽东之光影像中心 华龙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