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总有那么几个“特别省心”的娃:
每日无需催促,他便自觉完成刷牙与沐浴,餐后更是主动整理餐具,即便不催促,作业也能按时完成。
就连玩手机,他都能到点放下,说不玩就不玩,转身去翻书。
这种孩子,往往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而有一些孩子,他的“戏”特别多:
作业尚未展开,却已感到口渴、饥饿,甚至忍不住想要去洗手间。
费尽周折终于坐定,他突然发现,手中的笔无法书写,橡皮擦不知去向,而书本则遗忘在了学校。
还没写几行字,就喊“累”“烦”“不想写”。
一看到这类孩子,我们就忍不住叹气:“真不让人省心啊!”
实际上,孩子是否能让您感到省心,关键不在于他的智商高低,而是他是否具备“自律”的品质。
自律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通常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领域,都能表现得更加顺畅,并且更容易获得满足感。
孩子若表现出以下三种特征,那么他很可能是个“极度自律”的孩子,未来将会展现出令人难以预料的卓越才华。
一:自律孩子的3个信号
自律的孩子,往往有以下3个特征。
①能扛住“小诱惑”,愿意等待
心理学上,有个有趣的“棉花糖实验”:
研究者将一块棉花糖置于儿童眼前,并告知:“此刻你若食用,便只能获得这一颗;但若你能耐心等待我15分钟后返回再吃,我将额外赠送你另一颗。”
有些孩子,他们咬紧牙关,想方设法地抵御诱惑,有时甚至转过身去,闭上双眼,与内心的欲望进行抗争。
有的孩子没忍住,眼疾手快一口吃完。
数十年后,研究者们持续跟踪调查,发现那些耐心等待的孩子,成年后普遍成绩优异,事业顺利,人际交往也更加和谐。
自律的种子,实则深植于孩子们每一次“忍耐片刻、稍作等待、适时停下”的微小行为之中。
那些能够自制的小孩,表面上看似乎能力有限,然而,他们将来却能助力自己行得更远、更稳健。
众多成人未能掌握此技能,因此,若家中拥有具备自制力的孩子,那无疑是家中的宝贵财富。
②做事有条理,靠谱不拖拉
我们发现,某些孩子,大人无需过多挂心,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小步骤”。
放学回来,先收拾书包、写完作业,再玩耍;
收拾东西时,一边整理一边想着明天要用的文具;
写作文时会先构思,写完还会检查几遍,字也工工整整。
这种孩子,心里有计划、有安排,知道什么先做、什么后做。
不用你催,他也能像个小闹钟,到点自己开工,不磨蹭、不敷衍。
这种孩子,做事有条理,靠谱不拖拉。
这种才能,未来在学习、职场以及人际交往中,将使他更易获得他人的信任,也更有可能被赋予重要职责,享有更多的发展机遇。
③碰到难题不怂,能坚持做完
众多家长最担忧的情况,莫过于孩子遇到困难便失去信心,口中连连抱怨:“不会做,太难了,我不想再尝试了!”
不管做什么,只要有点不顺心,他立刻就放弃。
有些孩子尽管也会抱怨,但并未因此放弃。抱怨过后,他们仍旧坚持继续。遇到难题,他们会不断尝试,逐步深入探究。
这种娃,真的很让人省心。
他抗挫能力强,不会轻易被挫折打倒,有毅力,有韧劲。
这样的孩子,无论将来面临何种挑战,都不会轻言放弃,而且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二:我们能帮啥忙?
或许你会感叹:“这些话听起来确实很有道理,但我的孩子似乎并没有如此强的自我约束力。我每天看着他,心里都急得不行。”
别急,自律不是天生的,是一点一点“养”出来的。
①别什么都包办,让孩子学着自己负责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替孩子收拾一切,生怕他做不好。
我们负责收拾书包,督促他完成作业,甚至连他第二天要穿的衣服,也提前为他准备好了。
久而久之,孩子就觉得:“反正有爸妈做,我什么都不用管。”
但这样,孩子永远学不会为自己负责,更别提自律了。
我们可以试着放手,从小事开始。
例如:课间休息时,你打算先完成作业,还是先享用小零食?这由你决定。不过,务必在六点钟之前完成作业。
再比如提醒他:“请自行整理你的书包,若不小心遗漏了课本或作业,想象一下老师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吧?”
一开始,孩子可能会偷懒、耍滑,甚至要你帮忙。
然而,只要我们更加坚定,让他亲自体验由自己选择带来的苦涩与甜蜜,他方能领悟自律的真谛。
②遇到难事别急着帮忙,鼓励孩子自己“扛一扛”
孩子一旦表示“我不会了”,我们便会立刻上前代劳,表面上看是在心疼他们,实则却是在剥夺他们锻炼承受挫折能力的机会。
我们可以试着这样说:“你可以自己先试试。”
与他一同剖析难题,逐步指导:“你认为这一题的第一步该如何着手?来吧,咱们一块儿来拆解它。”
别怕孩子慢,也别怕他犯错。
只要我们耐心等待,给予他更多的尝试机会,当他体验到“我成功完成”的喜悦,他的自信心便会逐步增强,同时也会变得更加自律。
③别只夸聪明,多夸“坚持”和“努力”
若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你真聪明”,那么一旦遭遇失败,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不够聪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会对失败产生恐惧,进而不敢再去尝试。
因此,应当经常称赞“你的毅力真是令人钦佩”、“你的专注态度值得表扬”、“你完成任务的决心值得肯定”。
夸努力,夸毅力,会让孩子更愿意努力,也更不怕困难。
因此,不论孩子的成长步伐多么微小,诸如无需催促便自发整理书包、独立设定手机使用时间、按时开始完成作业等种种表现……
我们都要大方地夸他一句:“你能自己把事情安排好,真能干!”
这样的夸奖多了,孩子自律的种子,就慢慢种下了。
孩子的某些潜能,起初或许不易激发,然而只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孩子终将成长为你所惊喜、令你自豪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