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鹳雀楼、普救寺等古迹背后竟藏着这些故事

山西永济,古称蒲州,位于秦晋交通要冲。这里伫立着雄伟的中条山脉,毗邻奔腾的黄河,坐拥鹳雀楼、普救寺、蒲州故城遗址等众多历史文化的瑰宝。

谈及鹳雀楼,众人想必都耳熟能详。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著名五言绝句《登鹳雀楼》使得此楼声名远扬,其中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流传甚广。鹳雀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历史名楼”。该楼自唐朝至宋朝,历经七百多年,却在元朝初期因战乱而毁于一旦。鹳雀楼在经过修缮后焕然一新,自2002年开始,这座楼正式向游客敞开大门。

普救寺始建于南北朝的末期,历经唐武则天时期的扩建,其初名是西永清院。在20世纪80年代,它得到了重修。由于《西厢记》中的爱情故事便发生在此地,因此它声名远扬,闻名于世。永济市文化馆的馆长冯常宏向网友发出邀请,他呼吁大家:“欢迎你们常来永济做客,感受这里的独特风情。”

永济是形意拳创始人姬际可的故乡。据传,在明末清初之际,姬际可将枪法转化为拳法,同时汲取了少林拳术的精华,融入了儒家、佛家、道家的文化精髓,开创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从而独立形成了一门新的拳法,即后来武术界所熟知的“形意拳”。

永济市近期对本地历史文化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形意拳在群众体育健身领域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此举为该市文化旅游业的复兴与高品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永济市委书记兼市长谢澎在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期望通过系统地梳理形意拳文化的源流与发展历程,使这一传统武术成为推动永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近期,我国民协与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中心携手永济市政府,于永济市举办了关于中国形意拳(又称心意六合拳)文化发源地的学术研讨活动。此举标志着永济市在申报中国起源地文化研究课题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继成功申报中国蒲剧文化起源地研究课题和中国舜陶文化起源地研究课题之后,此次研讨活动是该市在县域文化起源地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举措,充分展现了其在推动地方文化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谢澎表示,他期望通过本次课题的深入研究,挖掘永济市在文体结合、体育与教育融合领域的创新理念和模式,努力塑造出“形意拳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永济模式”。

张锐教授,北京大学及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的负责人,强调指出,永济市需深入细致地开展形意拳的体育文化挖掘与整理,全面促进形意拳在全民健身领域的普及,并全方位提高其影响力。

山西永济:打造“形意拳+文旅”融合的样本_山西永济:打造“形意拳+文旅”融合的样本_

图为鹳雀楼。光明网记者 徐皓摄

图为普救寺一景。光明网记者 徐皓摄

这幅照片展示了位于永济尊村的“龙峰纪念馆”内,姬际可先生的雕塑。该作品由光明网的记者徐皓所拍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XML地图
检益拍 三十头镇卫生院 黄石市委机关幼儿园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