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10秒就能感染人体!血吸虫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感染血吸虫存在显著危险,必须持续保持注意。近期实例表明,该感染不仅可能引发重大病症,而且容易被错误诊断。现在将具体说明与血吸虫感染有关的信息。

血吸虫感染只需10秒

图片

血吸虫属于寄生在脊椎动物血管中的吸虫类,其中能感染人类并引发疾病的种类共有七种,在中国境内主要传播的是日本血吸虫病。该类寄生虫的生命周期包含七个阶段,其中尾蚴是能够侵入人体的关键期。虫卵孵化后产生的毛蚴会进入钉螺体内,钉螺随后将尾蚴排入水体,形成具有传染性的水域环境。人类一旦接触此类水体,仅需十秒钟即可被尾蚴穿透皮肤侵入体内。

图片

感染后易误认“感冒”

个别个体在沾染了疫水之后,其体表可能会感到刺痒,并且伴随有丘疹及瘙痒症状的出现,这种情况在近期发生的案例中有所体现。血吸虫的感染情况,能够导致体内产生慢性炎症,并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健康问题。以今年四月为例,在江苏南京地区,一位61岁的刘姓男士因为出现了头晕与乏力的症状而前往医疗机构就诊,经诊断被确诊为肠癌,其肠道内壁检测到数量较多的陈旧性血吸虫虫卵,医疗人员分析认为这与血吸虫感染所引起的慢性炎症状况存在关联性。

图片

感染分三个阶段

依据传染源追溯、体征表现及化验分析,血吸虫病可区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亦存在迟发阶段。急性感染者机体反应显著,若未予以及时干预,存在生命危险。部分体征易与普通呼吸道感染相类似,此现象造成部分病例未能被即时察觉。

汛期传播风险高

水位在汛期上涨,人类与牲畜涉水活动增多,排泄物污染水源的可能性加大,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活动区域随之扩展,这些因素均会提升该疾病的感染几率。当前阶段,疾病传播更为活跃,社会各界需提高警惕,加强防护措施。

图片

预防方法要记牢

预防感染血吸虫,需远离有螺类栖息或存在潜在危险的水域进行涉水活动。若因工作等原因必须接触可能受污染的水域,应使用防护装备,并涂抹预防幼虫的药膏。在发生洪水等自然灾害后,螺类可能传播到更广区域,不在有螺类存在的滩涂地带活动有助于防止感染。

图片

及时就诊莫拖延

长时间降雨易导致水源存在寄生虫卵,生食可能引发疾病。未经过滤的水源,通过煮沸可减少感染风险。同时需加强动物及人类排泄物控制,防止其进入水体。感染后无法自行痊愈,若出现体温升高等情况,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是否已经清楚采取避免感染血吸虫病的措施?若身边有人接触过疫水,是否会告诫其做好防护?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www.zzc-media.com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证号:14120200024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证号:104420004
济南市章丘区妇幼保健院 玉田县妇幼保健院 渭南高级中学 闽东之光影像中心 华龙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