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文创产品引争议?拿民族伤痛开玩笑怎能行

近期,有网络用户在论坛上发帖,指出一款以“蝠桃瓶”为设计灵感的文创产品引起了不适,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上海博物馆方面表示,他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并且正在积极处理中。

网友指出,上海博物馆以“蝠桃瓶”为设计灵感,推出了两款文创产品——台灯和冰箱贴。在网络上公布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款台灯被放置在桌面上;而冰箱贴则在底部设有小孔,其按钮能够发出光芒。

上海博物馆以“蝠桃瓶”为原型,制作的文创台灯

众多网友纷纷表示,这款文创产品的发光特性和设计风格,让人不禁想起原型文物所承受的苦难历程。在2002年之前,该文物漂泊至美国,在那儿,它未经任何保护,被当作台灯使用了整整40年。网友们对博物馆在开发文创产品时,将民族之痛当作玩笑,将文物的伤痕用作创意,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这是让文物再次成为灯罩,而这正是它最不愿看到的。他们质问,这种行为与用鸦片纪念林则徐有何区别?”

金女士向记者透露,她在2024年7月于上海博物馆东馆的文创店内拍摄到了“蝠桃瓶”台灯的图片。她表示,自己对蝠桃瓶的来历有些许认识,是源于一款游戏,于是前往博物馆亲自见识实物。打卡完毕后,她打算购买一些文创产品,恰好在文创店发现了这款商品。然而,她觉得此举似乎不太合适,于是便将照片分享到了社交平台上。时隔一年,受到了许多网友的关注。

图为金女士发文截图

记者浏览了上海博物馆的官方网站,发现了一件名为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的瓷器,该瓶的全名是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属于清雍正年间的作品。瓶子的简介中提到,这种将蝙蝠图案与寿桃图案结合的装饰风格在清代非常盛行,寓意着“福寿双全”。目前,这件瓷器被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陶瓷馆中。

_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_上海博物馆文物捐赠名录

这件雍正时期的粉彩蝠桃纹橄榄瓶,由香港的收藏家张永珍女士慷慨捐赠。在2002年之前,该瓶一直被安置在前美国驻以色列大使奥格登·里德先生的母亲家族的纽约住所内。在那里,它未经任何保护措施,被用作台灯,持续了整整四十年。

香港收藏家张永珍女士慷慨捐赠了这件雍正时期的粉彩蝠桃纹橄榄瓶,其图片已被截取并展示于上海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之上。

在2002年,该橄榄瓶亮相于香港苏富比的拍卖目录,吸引了众多收藏家的目光,张永珍女士便是其中之一。

张永珍女士的父亲乃民国知名文物鉴赏家张仲英。优越的家教和鉴赏力让她深刻认识到该器物的珍贵。经过一番激烈的竞拍,她最终以4150万港币的价格拍得这件橄榄瓶,刷新了当时清代瓷器拍卖的最高纪录。购得此瓶后,她毫不犹豫地将其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

图片截图于上海博物馆官方网站

9日早晨,记者成功与上海博物馆取得联系,对方工作人员表示,对于这一事件,博物馆已经开始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XML地图
检益拍 三十头镇卫生院 黄石市委机关幼儿园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