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比奥乘坐的专机在绕行亚洲后终于领悟:并非中国阻止他入境,而是他自身根本不具备进入的资格!
近期,鲁比奥踏足亚洲,然而,他乘坐的专机在东亚的日本和韩国以及东南亚的马来西亚上空盘旋,绕行了大半个亚洲,中国近在咫尺,他却无法踏入,这无疑是一种尴尬的局面。
鲁比奥曾对华持强烈敌对态度,竭力在边境问题上对中国进行诋毁,因此获得了制裁的丰厚回报,她以及她的家人,均被禁止踏入我国领土。
鲁比奥此次在亚洲的行程安排紧凑,他首先前往了日本和韩国,就关税、军事防务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紧接着,在8号这一天,他抵达了马来西亚,为参加东盟会议做好了准备。
表面上仍在讨论合作,谈论“自由开放的印太”理念,以及美国如何将东南亚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然而,在会议之外,特朗普已对日本和韩国挥舞起25%的钢铁关税大棒,并向部分东南亚国家递交了关税通知,同时,他还“周到”地给予东盟国家一段“缓冲时间”——将等额关税的生效日期从7月9日推迟至8月1日。
鲁比奥在与各国代表交谈时,尽管口头上称他们为盟友和伙伴,然而在台下的日韩东盟代表们心中,他们未必会认同他的观点。毕竟,他的上司既不可靠,又行事专断,鲁比奥本身并无太多决策权,最多只是传达特朗普的言论,鲜有人将他的话当作重要依据。
那么疑问随之产生,为何美国会派遣一位连中国都无法入境的人,来参与这次东盟峰会呢?
主要还是让他过来演戏和摸底的。
鲁比奥的形象定位是反对中国,他在涉华事务上一直以强硬立场闻名,此次派他出席,恰好可以在东盟各国面前展示美国在“抗中”方面的实力,充分彰显其姿态。
此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深入了解各国的真实情况,因为特朗普刚刚对一些东南亚国家实施了关税制裁,所以鲁比奥此次访问,主要是为了观察这些国家的立场,探查他们的底细,看是否还能从中获取一些利益。
特朗普刚刚宣布,对缅甸实施40%的关税,而泰国和柬埔寨的关税则达到了36%。这些关税对于这些国家而言,无疑是沉重的负担。鲁比奥势必将手持这根大棒,持续施加压力。
此外,还需考虑是否能够与王毅协商减少某些事项,鉴于本次东盟峰会王外长也将出席,这引发了一个疑问:鲁比奥是否应该去会见王毅。尽管如此,会面看来是必要的,鲁比奥有必要敦促中方,尽快与美国就关税和贸易问题展开谈判。
此外,依据惯例,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很可能也会出席,届时,美国与俄罗斯的外交部长将进行会面,这无疑将是一场引人注目的交锋。
但不管鲁比奥怎么演,还是摆脱不了被各国质疑的结果。
鲁比奥无论身处何地,诸如此次之行,其行为总是与言辞相悖,口头上强调的是增进盟友间的友谊,然而实际行动中却高举关税大棒,声称支持东南亚,却屡次鼓动各国对中国采取对抗立场,甚至要求东盟明确站在一边。
这些花招,东南亚国家怎么可能看不出来?他们或许实力稍逊,但个个都颇具心机。他们明白,美国人如今奉行的是美国至上,与美合作,不仅分不到任何好处,有时甚至还得向美国缴纳费用。
我国在谈论“发展”与“共赢”时,实际执行的是实实在在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的紧密对接以及市场的全面开放。以《中国—东盟自贸协定3.0版》为例,其条款明确,推进工作务实高效,带来的利益是直观可见的。
自然,尽管如此,仍有一些东盟成员国在玩弄“两边讨好”的伎俩,表面上看似中立,实际上却未尝不是在对中国进行有条件的交易,意图从中获取双份利益。
面对这种“墙头草”式的生态,中国不能再仅仅依赖“老铁”、“情义”等感性手段来维护“朋友圈”的关系。必须对策略进行升级,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
在诸如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绿色能源协作、人工智能管理等领域积极采取行动,与对中国持友好态度、合作顺畅的国家加强交流,进而树立典范作用和确立实际规范。
真心实意想要与中国携手前行的人,将能抢占先机,共同享受发展带来的好处;若是犹豫不决,拖延观望,甚至四处投机取巧,待中国搭建好规则体系,确定了核心伙伴后,再来寻求加入?抱歉,那时恐怕只能无奈地接受已定的规则,而且可能连热汤都喝不上!
中老铁路
随着大国间的竞争愈发激烈,那些具有独特魅力和强大实力的国家,并不需要通过反复劝说的方式来争取他人的认同。
关键在于,务必让所有民众(特别是东盟各国)明确认识到:唯有与我国深化合作,方能确保繁荣的未来;反观鲁比奥的专机虽绕飞亚洲,却无法踏入我国国门,这实际上正是美国信誉的崩塌、战略的尴尬体现。
这个,东盟该好好品一品了。